层次2:能发现一些磁化现象,还知道怎么将铁制品磁化,但不能解释磁化的原理。
层次3:能发现一些磁化现象,知道怎么将铁制品磁化,还能从粒子的角度解释磁化的原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活动当中,对于磁化现象有过接触,如磁铁可以把一大串大头针吸引起来、长时间靠近磁铁的回形针也会具有磁性,但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磁化现象。
磁化是怎么回事呢?物质都是由粒子组成的,大头钉也是由一个个的铁粒子组成。每个铁粒子都是一个小磁铁,有自己的磁极和磁场。未被磁化的时候,铁粒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不显示磁性;被磁化后,所有的粒子都朝同一个方向排列,它们的磁场共同起作用,从而使大头钉带有了磁性。当铁制品接触到磁铁一段时间后,自身也产生了磁性,此现状叫磁化。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加深印象,形成磁化的概念。并且引导他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简易指南针,通过比较来发现谁的效果最好,制作的过程又最简便。在认识磁化的基础上,本课又向学生提出消退磁性的新要求,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去大胆想象和尝试,体会独力开展探究的乐趣。
材料:蹄形磁铁、指南针、大头针、磁铁、泡沫、一次性塑料杯、水、细线、洗洁精、开水、烧杯、酒精灯、铁锤、钢丝钳、镊子、砂纸等
2.充分讨论后,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索。实验中,教师四处巡视,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展示蹄形磁铁吸引起的一堆大头针,并用“磁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如下图所示)
看这些大头针,为什么两极吸起的大头针又紧紧连在了一起?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磁化现象?
3.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制作指南针。教师巡视,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的小磁针能够客服摩擦力,自如地指南北。
2.展示并提供烧杯、开水、酒精灯、铁锤、钢丝钳,镊子,砂纸等物品,并讨论。
1.在教师提出如何让大头针变得有磁性时,学生会提出用大头针去打磨一些东西,如在衣服、头发上摩擦等方法,由此看来学生容易把磁与静电混淆,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更正他们错误的前概念。
2.在探究如何磁化的时候,要注意向学生提供不含磁性的铁制品,以使他们能正确完整地经历探究过程。探究时,注意引导学生对铁制品进行磁化前后的磁性测试。
3.自制指南针重点是怎么样处理好磁化铁的自由旋转问题。在这里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尝试。在各种方法中,水力悬浮法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为避免自制指南针靠在容器的壁上,教师能为他们的容器水面上滴一滴洗洁精。
4.在验证时要提醒学生使指南针和自制指南针拉开距离,避免太接近互相干扰,影响检验效果。
方法1:两块磁铁(NS同向)、金属丝(稍硬)、吸管(稍硬)、塑料杯(底厚)、大头针
根据学生的记录单和课堂表现,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发展做如下评测(点这里就可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