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重任,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摆在我国面前的风险挑战可谓前所未有。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面对新挑战,市场监管人注重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测试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精”字为重提质效,“严”字为先筑门槛,“信”字为要暖企心,“快”字为效抓落实,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全国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便紧急行动起来,与病毒“拼速度”,加强疫情防控急需的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计量保障。
截至6月30日,全国共组织各级计量机构出动人员60.1万余人次,检定温度计量器具37.4万余台件,校准温度计量器具90.6万余台件,检定或校准其他医用计量器具85.1万余台件,开展计量技术服务151.6万余次,服务医疗卫生单位5.8万余家,服务其他单位(包括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12万余家,服务复工复产企业55万余家,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205万余台件,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定校准费用8.5亿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两个多月的坚守和连续不断的艰苦攻关,成功研发出核酸检验测试、免疫检测、设备校准等3个系列19种新冠病毒检测“砝码”——国家标准物质,为新冠病毒准确检测量身打造了精准“校正体系”,从此“诊得准”有了坚实的计量保障。此外,该院适时提出新冠病毒核酸测量国际比对,获得国际计量界高度认可,让我国成为了此项比对的主导者,系列标准物质也由此将成为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共同“砝码”,充足表现了大国担当。
温度、生物、医学、电离辐射、临床医学等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利用微信群建立了5个技术交流平台,由相关领域计量专家及时解答一线人员遇到的防疫相关仪器检定校准技术问题800多个,为全国各地对红外测温设备、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PCR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用诊断仪器的校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复工复产十条,各地纷纷结合实际要,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如开辟型式评价绿色通道,实行计量型式评价专人受理,缩短试验时间;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技术服务的到期计量标准器具,经所在单位自行核查满足有关技术要求,可适当延长有效期;减免企业检定校准费用等。
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积极部署,全国标准化工作者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为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18日,国家标准委秘书处公开征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标准提案,要求总结推广我国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为国际社会做好重大疫情防控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月5日,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通知》,各标准化技术组织积极响应。紧接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标准化工作迅速展开,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重点围绕消毒剂、隔离衣、应急物资分类等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卫生防护和灾害应急管理领域,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为满足我国疫情防护用品对外贸易需求,助力我国对世界各国疫情防控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国家标准委下达《医用防护 口罩技术方面的要求》等17项疫情防护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有关技术委员会迅速行动,高效完成了疫情急需国家标准外文版译制。
4月,随着一系列标准化工作稳健推进,国家标准委下达《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等8项国家标准计划;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积极推动疫情防控相关国际标准免费向社会公开,免费公开了医用肺呼吸机、防护服、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等33项国际标准;将我国抗疫标准信息向ISO其他163个成员开放,共享中国抗疫标准信息;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发布了《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发布《手消毒剂通用要求》等1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涉及消毒剂、消毒器械、医疗设备等疫情防控亟需的重点领域。
在5-6月发布的重要国家标准中,值得关注的是卫生防护领域修订的《醇类消毒剂卫生要求》等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消毒剂标准体系,将在保证消毒剂质量、做好家庭卫生消毒及防止医院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标准化公益大讲堂”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家标准委部署利用标准云课进一步做好标准宣贯工作,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重点解读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标准,效果良好。
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充分发挥“保安全底线年上半年,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截至6月20日,认证监管司共计新批准认证机构62家(累计654家),与去年底相比增长10.35%;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23.8万张(累计264.2万张),与去年底相比增长9.9%;获证组织2.6万家(累计75.4万家),与去年底相比增长3.6%。
为了切实规范认证市场秩序,今年上半年,认证监管司开展防疫物资出口认证专项整治和帮扶工作,共计调查立案违法案件244起(已办结36起);发布境内外无资质机构非法从事认证活动警示通报268条;先后发布三版“防疫用品国外市场准入信息指南”和具有资质能力的认证机构名录,现场帮扶防疫用品企业17660家。
同时,进一步加大认证行业整治力度,撤销5家出具虚假认证结论或不满足审批条件的认证机构资质;部署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对200家认证机构、120家CCC认证指定机构和25种CCC产品、9类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实施抽查。
在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方面,认证监管司积极推进认证机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建立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基础制度体系。
今年以来,认可与检测司配合相关部门和相关司局开展工作,联合发布《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涉嫌造假的检测机构和检测报告真伪进行调查。
为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认可与检测司立项制定《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和《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等标准,帮助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完成2019年度全国检验检测统计分析,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在深化检验检测市场准入改革方面,起草资质认定“一家一证”改革实施方案和远程视频评审规范,部署开展资质认定试点改革评估,完善检验检测查询系统,实现机构证书、能力范围、检测报告编号可查询。
为在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认可与检测司两次集中公布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名录,开辟检验检测绿色服务通道,鼓励检测机构减免检测费用,督导强化认可服务,组织对40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医用口罩过滤效率盲样考核。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检验检测的技术保障作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意义重大。
疫情暴发后,中国特检院第一时间研究提出检验便利化和减免收费两方面措施并对外公告。积极配合总局特种设备局,落实免评审换证、妥善安排延期检验;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合理调整检验项目、提高检验效率;对复工复产企业特种设备检验项目收费减少50%,对湖北省企业免除检验费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减免检测费用近1亿元。
该院锅炉部、压力容器部、气体装备部、游乐设施部、电梯部等部门,派出百余名检验人员赴青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检验检测任务,为疫情防控期间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在青海,该院电梯部针对医疗机构、抗疫物资生产企业、学校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消除隐患死角;部署专项工作组奔赴海西州德令哈和格尔木,为企业提供贴身式服务,减少特种设备检验费用,为高原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浙江,该院危化品装备部为宁波某化工企业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发现32条双氧水装置管道存在83个缺陷,技术攻关组加班加点,依规对检验数据、缺陷性质进行分析,及时向企业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安全措施,减免41.5万元的全部费用,确保该企业实现应急投产。
在湖北,富阳化工有限公司部分设备已到检验周期且超设计寿命运行,受其影响化工园区多家下游企业不能按时复工复产。该院特事特办,派出压力容器部在湖北的检验人员实施现场检验,每天驱车400公里往返潜江、孝感两地,圆满完成检验工作,保障了企业复工,并免除全部检验费用。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共卫生风险管理技术支持部门和国家公益性研究机构,中国检科院科技团队临危受命,快速反应,紧急调派专家支援总局制修订《新冠肺炎防控指南》(1-7版),调配支援防护消毒应急物资等。同时,应海关总署请求,根据总局领导批示精神,春节前夕即派专家组入驻海关总署,参与疫情日报、实验室检测和动态评估机制,已经完成新冠疫情评估报告31份,其中包括“钻石公主号”邮轮重大口岸公共安全事件风险评估工作。与海关总署及相关部委专家共同制定、审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口岸防控技术方案》《进口商品及包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进口商品口岸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处理作业指导书》等规范,有力支撑了国家防控输出输入措施科学动态调整,为我国口岸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为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中国检科院第一时间启动了高等级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运行和科研应急性应用转向,集中力量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疫情防控初期即应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要求紧急支援6套“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在金银潭、协和方舱医院、北京301医院等一线病区监测并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第一时间研制RPA核酸检测试剂对接生物有害因子自动采集和极速生物监测一体化系统装备,研制免疫快检试剂,并获得科技部抗疫专项资助或抗疫先进成果推荐;紧急启动实验室认可,并规范建立了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目前核酸检测资质也得到了北京市卫健委批准并正在承担政府和部门等委托任务和提供检验检疫社会服务。
北京新发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度引发了三文鱼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的热议。针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新冠病毒潜在传带风险,中国检科院科技团队研发了系列检测监测技术,可在半小时内从食品和动物产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实现了相关动物源性新冠病毒快速筛查和精准鉴定。
大战大考砺炼,疫情检验一切;风雨无阻向前,践行使命担当。市场监管人积极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坚实的行动,书写了市场监管动人篇章。